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新闻

JN SPORTS陶瓷产品范例6篇

发布时间:2024-05-16 10:35:40 浏览:

  江南体育陶瓷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工业产品还未像今天这么名目繁多的时候,陶瓷对人们的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陶瓷在中国有着悠久而璀璨的历史,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享誉世界的名瓷。陶瓷也是古代中国重要的外贸商品之一,它为古代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陶瓷艺术在中国发展得益于勤劳的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是他们源源不断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将古代中国的陶瓷艺术带到了全世界。历史上,中国传统的美术教育以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方式为主,西方教育理论的传入对中国美术教育产生了较深远的影响,现今中国的艺术教育是建立在西式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的。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专业人才。就陶瓷艺术而言,传统的中国陶瓷艺术教育大多是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各大陶瓷产区进行的。现代教育理念的推行也为陶瓷艺术教育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从20世纪初我国建立第一所陶瓷艺术教育学校至今,中国的陶瓷艺术教育已经遍地开花,形成了系统的教育方式。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有自己的陶瓷艺术教育工作室。这改变了传统的陶瓷艺术教育,高校的陶瓷艺术教育不同于陶瓷工匠的培养,而是以陶瓷艺术设计为主要教育内容,设计和创新是现代陶瓷艺术教育的主要教育理论。近年来,我国的陶瓷教育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些普通高等学校也纷纷建立起了陶瓷艺术工作室,条件好的还建立了本专科专业。一般的综合性大学也在美术类或设计类专业中开设了陶瓷艺术的相关课程。这对于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促进全民认识陶瓷艺术、推动我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陶瓷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陶瓷艺术教育者,笔者近年来密切关注乐山师范学院产品设计专业陶瓷产品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乐山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性高校,笔者所教的学生都属于非陶瓷专业的学生,而不是系统地接受了前期课程训练的学生,他们的陶瓷基础知识较为缺乏。面对这种现实情况,笔者思考如何进行教学,充分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学习陶瓷产品设计课程,这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产品设计专业在国内多数普通高校都有开设,其定位各不相同,多数偏向于工业产品设计,亦有各校根据自身艺术教育的特点而设立的较为狭义的产品设计方向。不同的培养方向,教学内容也各有侧重。乐山师范学院地处旅游胜地,开设有产品设计专业。乐山师范学院产品设计专业确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人才。既然是培养出以旅游纪念品为主的产品设计与制作的人才,所有的教学基本围绕着这个大方向。这样的培养目标的好处在于使高校服务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经济相结合,能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专业人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乐山师范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缩小专业范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专业知识,符合国家对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这样的培养目标的弊端有以下几点。一是专业方向小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会逐渐加大,对学生的就业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二是专业方向会影响这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艺术视野,较小的培养目标会使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变弱。任何教学改革都会有一定的利弊,教师只要权衡利弊,科学、有效地制订适合学生的培养目标,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乐山师范学院2009年建立陶艺工作室后便开设了陶艺相关基础课程,这极大地丰富了乐山师范学院艺术教育的内容。经过几年的发展,乐山师范学院由几乎每个专业都上陶艺课程逐渐转变为以产品设计专业为主开设陶瓷产品设计课程。陶瓷产品设计与制作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目前开设的课程有现代陶艺基础、陶瓷产品设计与制作、陶瓷模型设计与制作三门主干课程。从近年来的艺术教育实践看,学生通过课程学习,能够学会如何利用陶瓷材料做出一定的设计作品并制作出成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在与学生的探讨中了解到课程本身存在的问题。如,部分学生反映一门课的学习才刚刚进入状态课程就结束了。陶艺基础课程开设于第一学期,总学时为64学时。一般情况下,毫无基础的大一学生通过努力,在课程结束时基本掌握一到两种成型工艺是十分难得的。现代陶艺产品设计与制作一般开始于第五学期,总学时为128学时,其中有64学时为外出考察,导致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设计,也难以做出优秀的设计作品。模型制作课程一般开始于第六学期,总学时为64学时,其间学生不仅需要进行模型设计,还需要进行模型制作,教学效果欠佳。由此可以发现产品设计专业陶瓷产品设计课程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课程跨度大;二是课时安排较为紧张;三是课程安排本末倒置。笔者分析这些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点意见:其一,对于乐山师范学院这样的综合性高校而言,开设陶瓷产品设计课程前需要进行验证JN SPORTS,这样才能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安排;其二,学科方向的细化、培养方案的制订需要兼顾各方面的教学需要;其三,教学方法改革应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陶瓷产品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了积极的应对措施,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新的培养方案中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相信未来的教学中不会再出现类似的情况。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每一门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如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首先,现代陶瓷产品设计与开发需要大量的学科知识积累,不论是工业陶瓷产品、日用陶瓷产品,还是陶瓷旅游纪念品,在进行产品设计之前,设计者必须全面了解古今中外陶瓷的发展历史。这就要求在课程开课的前期开设一定的相关课程作为铺垫,如中外工艺美术史等相关课程,这样才能拓展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其次,在陶瓷产品设计与制作阶段,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陶瓷学科知识,如陶瓷成型工艺、装修工艺、烧制工艺等,这些与陶瓷相关知识的储备会影响本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不能指望凭借一门课程使学生学到所有的专业知识。如果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技能知识,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教学时间,培养学生设计能力的教学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这种做法不符合课程培养目标。解决的方法是,在前期的教学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开设相关课程,如传统陶瓷成型与装饰、陶瓷烧造、陶瓷工艺学等相关基础课程。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陶瓷产品设计课程的过程中做出真正的、成熟的设计产品。最后,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设计能力。设计是各方面知识的综合,优秀的设计能充分体现出设计者的知识与能力水平。以陶瓷为媒介的产品设计涉及材质的定性问题,此外,以陶瓷为媒介进行设计必然有一定的局限性,这样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设计思维和设计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陶瓷设计能力是首要目标。二是制作能力。普通高校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贯穿于日常教学中。陶瓷产品设计课程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类课程培养学生手、眼、脑的协调能力,这种能力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普通高校的陶瓷产品设计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教育者应深入研究这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会面对许多困难,也无法要求学生都像专业院校相关专业学生那样深入学习,但是不断改进、完善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是十分必要的。让学生学到陶瓷产品设计的相关知识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目标,也是我们今后的努力方向。

  [3]韩美林,杨晓阳.首届国家陶艺教育年会论文集.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

  抽查结果表明,连续监督抽查促进了产品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日用陶瓷产品质量与广大消费者利益和健康密切相关,国家质检总局已连续5年跟踪抽查,5年来的产品抽样合格率和产品铅、镉溶出量合格率逐步提高。本次抽查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与铅、镉溶出量合格率与例次抽查相比,又有明显的提高。说明连续的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质量意识的提高,特别是促进了大、中型企业加强质量管理,起到了引导消费、净化市场、扶优治劣的作用。

  一是,部分产品铅溶出量超标严重。国家标准对铅溶出量等卫生指标有严格限定,本次抽查有3种产品铅溶出量超标,被判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数的429%。3种产品实测值全部超过标准允许值10倍以上,最高的铅溶出量达1008mg/L。铅溶出量的严重超标,会危害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二是,部分产品热稳定性不合格。热稳定性是日用陶瓷产品重要的使用性能指标。只有正确的工艺过程才能使产品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本次抽查有3种产品热稳定性检测项目不合格,占不合格产品数的429%。

  另外,抽查结果同时表明,小型个体私营企业质量较差,制约了日用陶瓷产品总体质量水平的提高。本次抽查7家不合格产品生产企业中,有6家为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从不合格项目看,6家小型私营个体企业的不合格产品基本都是铅溶出量、热稳定性、外观质量等重要检测项目不合格,有的产品则有多项不合格。在6家不合格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中,有2家企业明知使用的花纸质量低劣,但为经济利益驱动,仍组织生产销售,抽检的产品外观质量、铅溶出量等重要项目都不合格。有的企业随意降低烧烤温度,烤花时超密度码放,造成产品铅、镉溶出量超标,这类采用劣质原材料,随意改变工艺生产现象在这些企业经常会发生。另据抽查发现,至今仍有较多的小型私营个体企业,不具备铅、镉溶出量等强制性标准项目理化测试手段,对强制性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强制指标没有严格的控制措施。

  关于陶瓷雕塑的概念很宽泛,它不仅是寻常百姓人家中陈设、摆放的点缀品,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这一概念又进一步宽泛起来,大凡用陶瓷材料烧制成的雕塑作品,不管尺寸大小、材质怎样、形态为何都可以统称为陶瓷雕塑产品。在室内环境上,陈设于室内的陶瓷雕塑,如各类花瓶、罗汉和观音等佛教形象等;再说室外环境,现代陶瓷雕塑产品已经走向了园林、建筑业,有时在高大楼体或宽敞大厅里矗立的雕塑都是陶瓷产品,那些用马赛克镶造的雕塑均属于陶瓷雕塑范畴。我国陶瓷雕塑历史已经相当悠久,秦代的兵马俑、汉代的瓦当、明清的九龙壁都是陶瓷雕塑。陶瓷雕塑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室内陈设品,而是从室内走向了室外,从中国走向了世界。陶瓷雕塑的用途非常广泛,具有艺术鉴赏收藏、建筑装饰、日常使用、耐火材料、出口创汇等多样性用途,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日用陶瓷,如坛坛罐罐、餐具、茶具等;艺术鉴赏收藏用,比如陈设品、花瓶、雕塑,年代久远的日用陶瓷――包括茶具、餐具等;建筑装饰用,比如瓷制砖瓦――面砖、外墙砖、琉璃瓦,卫士洁具等等;化学用途,比如蒸发皿、研体等;电业用途,比如低压电器、绝缘子等;耐火用途,主要是各行各业的工业窑炉中的瓷制耐火材料等;科学技术用途,应用于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的镁石质瓷、锂质瓷、磁性瓷等。总之,现代陶瓷雕塑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现代电器、无线电、航空、原子能、机械、冶金、化工、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新能源开发等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用途日益广泛,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添砖加瓦的积极推动作用。

  所有产品的问世都是有着一定价值取向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尤其是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现代陶瓷雕塑产品提出了更高更强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生产产品时要兼具多重性,实现产品的复合价值。(1)对产品的艺术价值要求。在艺术价值上,早有了历史显现,秦代的兵马俑,唐三彩,融入书法、绘画的宋瓷。宋代的陶瓷在艺术价值追求上迈上了一个高端时代,主要表现为瓷质光洁、造型优美、千姿百态、魅力超凡;明清两代的产品则主要表现为雄健、豪放、凝重,随着文化的进步和丰富,陶瓷雕塑中融入的文化艺术门类更多,底蕴更加丰厚。在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技术价值保留延伸和更高追求中,笔者建议八个字原则:“容融古韵,劲展新姿”,什么意思呢?就是要充分保留产品几千年来承袭下来的古朴精华,但是在保留和兼容的基础上,还要把古韵融合到现代文化中来,让古代和现代文化高度统一地展现在陶瓷雕塑作品中,让产品的艺术价值最高化。(2)对产品的实用价值要求。所有的艺术都源于生活,所有的艺术品都离不开生活,在追求美的同时,还需要显现它的实用性,让陶瓷雕塑产品拥有它的双重生命力。让人民群众在欣赏艺术品唯美的同时,还能一品双用,增加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实用价值和实用性,不但要让国人感到产品的唯美实用,还要引得国外国际的青睐,这一点景德镇做得非常好,景德镇的陶瓷雕塑除了内销近30个省市外,还销往新加坡、法国、美国等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了产品实用价值的国际化。(3)对产品的经济价值要求。一直以来,在陶瓷雕塑产品的设计生产上,过于偏重艺术价值或实用价值,而有时忽略了经济价值,在市场经济挂帅的当今时代,所有的产品的经济含量都是极为重要的,没有经济价值就没有生存价值,陶瓷雕塑产品生产厂家和机构,不可能植根于艺术鉴赏、艺术追求、美学崇尚的形而上学中去,它需要为生产产品的员工和艺术家们发工资,给他们解决吃饭等现实问题。所以,我们要接地气,追求产品的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让经济价值最大化。

  寻求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可持续发展路径,我们就是要不断追求“瓷质好,工艺精,品种多,价值高,中国情”的宗旨。(1)要更新设计理念。理念是需要不断更新的,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离不开设计更新,在这一点上既需要大师们的才华迸射,也需要设计师和工匠们的创新思维充分覆盖逻辑与直觉,同时还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节拍。匠心地创意创新于理性与感性、逻辑与梦想之间,把技巧、判断力、执行力、感知力等同时高精准地融入产品中去,建立健全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的专业研发队伍,让今日陶瓷雕塑艺坛人才辈出、新作日增,打造出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就一定能永葆现代陶瓷雕塑产品的青春活力。(2)要讲求赏用结合。我们在前面提到的三种价值中已经提到艺术价值,也提到了实用价值,我们这里所说的就是要把艺术品质和实用性同时融入现代陶瓷雕塑产品中去,用一句形容人的俗语说,就是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让产品成为活跃在百姓柴米油盐、衣食住行中最受欢迎的物件。(3)要增加雕塑种类。不能总停留在原有固定的种类上,那些司空见惯的陶瓷雕塑产品种类,在百姓心目中已经没有了吸引力,必须在产品种类的技术研发上下大功夫,让陶瓷雕塑爱好者和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的空间。不但要在圆雕、捏雕、浮雕、镂雕、锒雕等传统技法上加以创新,还要从陈设品、美术品、收藏品、生活用品等诸多门类上加以创新拓展,追求产品的标准多元化和多样标准化。(4)要开拓产品市场。一切产品的现实生命力都离不开市场,陶瓷雕塑产品亦如此,如果没有足够的市场去支撑,那么该领域就没有了生存持续的生命力。故此,我们在深度开发设计研发的同时,市场开拓一定要跟进,力争建立起完善、科学、健全的陶瓷雕塑产品的市场体系,让产品在流通中展现出更加持久的生命力。(5)要融入民族情结。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文化,而且已经根深蒂固地编织成了中国结,而当今时代有些人盲目的崇尚国外和国外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工业产品设计研究》一文中着重指出:“现代国内工业产品设计效仿国外较多,未能更多地融入本国文化,缺少民族特色”,这段论述在提醒我们在生产现代陶瓷雕塑产品时,千万不能忘记了老祖宗,要力争把每一件产品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和中国国情,保持这一份民族情结,保持产品这一独特恒久的魅力。

  陶瓷雕塑工艺作为一门艺术,其专研设计追求是永无止境的,现代陶瓷雕塑产品需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对于现代陶瓷雕塑产品设计研究的领域更是要求我们去花费更多的心思、更独具的匠心,从而让陶瓷雕塑产品永葆艺术、实用、经济的三重美学价值。参考文献:

  [1] 高峰.现代城市公共雕塑设计理念的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12).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追求的生产生活方式。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的生活理念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人性化设计的基础上体现出绿色发展理念,不仅有利于满足当今社会人们的消费需求,还可以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扩大市场占有率。然而,我国的日用陶瓷生产加工模式依旧停留在较为传统的生产阶段,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设备落后,生产工艺较差,对绿色可持续的生产经营理念还没有足够的了解,这对企业占有市场,提高自身产品竞争力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生产绿色日用陶瓷对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人性化设计以结构科学和功能合理为前提。现代设计是科学和艺术、技术与人性的结合,科学技术为设计提供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而艺术和人性化使设计富于美感,充满情趣和活力,成为人与设计和谐亲近的纽带。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后期之所以受到人们的批判和责难,就在于过度强调理性和功能性,忽略了对人性化、个性化的关注,而走入了过度理性化、冷漠化、单一化和功能化的歧途。意大利设计大师索特萨斯于20世纪80 年代设计的书架,使用了塑料贴面材料,颜色鲜艳,造型夸张奇特,几乎不具备使用功能,更像一个抽象的雕塑作品。这样的设计虽包含很深的文化隐喻色彩,但对消费者而言,缺乏实用价值。

  人性化设计是“人化”与“物化”的统一。在陶瓷设计过程中,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考虑到人们的使用习惯,体现“人化”的设计特点是进行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特征。但是,人们在进行思维创新时,所设计的陶瓷产品还需要根据结合产品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打磨加工,这就是所谓的“物化”特点。在陶瓷器产品的日用化设计过程中,这两大设计理念缺一不可,“人化”与“物化”是一个陶瓷产品所必备的重要品质,相互关联,共同实现了陶瓷产品的功能性和观赏性。设计者应该把握好这一特征的精髓,将“人化”与“物化”完全融入到设计理念中,实现产品的和谐统一。

  这是日用陶瓷在设计过程中的最重要特征,“以人为本”在陶瓷设计过程中指的就是设计理念、设计色彩、材料使用等都要全面考虑到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不仅要满足陶瓷功能性的需求,给使用者带来良好的使用体验,还要满足其精神需求,带来美的感受和美的体验。“以人文本”不仅仅指的是消费者的使用感受,还包括设计者的设计思想,是设计人性化和人性化设计的统一。这种尺度既包括生理尺度,又包括心理尺度,而这两方面的满足是通过设计人性化得以实现的。所以,“以人为本的”研究宗旨已经成为陶瓷人性化设计的重要特征。

  环境对日用陶瓷产品人性化设计的影响主要指的是产品所处的环境以及环境本身所具有的特色,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区域区文化环境、使用场所等方面对陶瓷设计方面的影响。

  社会环境主要指的是宏观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不同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们日用陶瓷的审美观念的影响是不同的,任何一种日用陶瓷,无论是茶具、餐具还是装饰品,都必须要与特定的时代环境相符,体现出一定时代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文化追求,只有这样,陶瓷产品才会满足人们的情感和功用需求,才会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被当时的社会和消费者所接受。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工艺品都体现出了浓重的时代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烙印。唐宋时期人们生活富裕,社会较为安定,人们追求富贵华丽的审美趣味,因此这一时期陶瓷工艺品都具有尊崇自然审美特征;宋元时期,由于思想文化备受推崇,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培养自身高尚清雅的人性品格成为了流行的时尚符号,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色彩浓烈、雕刻精美的日用陶瓷用品。

  即使身处统一历史文化的社会环境之中,不同区域的人们对陶瓷产品的设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日用陶瓷造型纹路设计之前必须要考虑到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这也是人性化设计理念中理应考虑到的因素。就东西方而言,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人们的饮食、思想、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别。东方人在餐桌上喜欢摆放热菜、冷菜、汤类等较多的食物,因此用的是较深的盘子。而西方人则钟爱面包、麦片、肉类等食物,所使用的盘子一般为浅盘。再如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差异,北方人多食面食和馒头,所以盛饭的碗较大,碗口大而深,豪迈粗犷;南方多以米饭为主,饮食清淡,食量较少,所使用的碗也小巧精致一些。

  使用场所对陶瓷设计的影响是具体化的一种影响,不同规格、不同作用的场所要挑选出相应的陶瓷产品进行摆放,以映衬出场所应有的环境和气氛,达到一种和谐美,若使用不当,则会降低使用场所的整体氛围,破坏环境气氛。因此,挑选适合目标场所风格的陶瓷产品十分重要。居家使用的日用陶瓷要求造型简单雅致,能够衬托出家庭幸福祥和的风格。摆放也没有太多的要求,可根据自己要求放置。在酒店大堂使用的日用陶瓷产品务必要注重产品的风格和质量,陶瓷的种类和样式也应多样化,体现出酒店应有的文化和档次。

  人体工程学对日用陶瓷产品人性化设计影响。首先要考虑陶瓷产品的形状、尺寸、大小是否符合人体正常的使用范围,这是在设计人性化陶瓷用品时必须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例如在设计一个茶壶陶瓷品时,必须要将这一茶壶的结构形状与使用者的使用习惯是否相一致,茶壶手柄的粗细、长短、弯曲程度等等都要与人体需求相契合。在设计时还应该注意咖啡壶的大小要与相应的杯子数量一致,包证咖啡具在使用时物尽其用,不会造成太多的浪费。

  造型结构对日次,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程度,即是否便于使用。就咖啡具为例,为了便于使用者使用方便,必须要将壶嘴与壶口的位置保持一致,可以避免因为高度不同而造成的物用陶瓷产品人性化设计影响。造型方面的人性化设计要求陶瓷日用产品在外观、形状上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和情感需求,要保证产品大小适中,表面光滑自然,使用便捷,此外,在造型上还应该做到求新、求异,给消费者带来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设计师在进行外形设计时可以大胆突破,有目的的对某一部夸张或者削减,打破常规产品的流线设计,出奇制胜。

  人们审美情趣对日用陶瓷产品人性化设计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随之而来的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都与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更加注重色彩的冲击力和创造力,求新、求变的情感诉求不断增强,并且由对复杂设计品的喜爱转为对简约工艺品追崇。因此,在进行日用陶瓷用品人工化设计时,设计师要注重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可以适度借用几何学的知识来构造造型形态,塑造出简约而不简单的高品质陶瓷用品。

  色彩在陶瓷产品设计中时至关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产品整体的观感和效果,与产品相符的色彩不仅可以是产品特点更加突出,还可以在情感上引起人们的共鸣,陶瓷产品设计中最为经典的青花瓷设计,采取蓝天白云的色彩,通过调节色彩饱和度和亮度来呈现出与瓷器融为一体的美感。青花装饰具有与众不同的情调美,给人以简练、素雅的质感,不仅受到国人的喜爱,还使不少发达国家对中国青花瓷倍加青睐。

  陶瓷产品的外观装饰必须根据不同的外观造型进行部位、手法设计,整体外观装饰必须要把握好瓷器的色彩与色彩面积的对比,其次再考虑装饰纹样与产品整体的搭配。装饰的色彩要把握好主次,主色调的颜色要鲜艳亮丽,同时还要体现出瓷器本身的形态特征。由于日用陶瓷产品主要用于饮食、装饰,因此瓷器最好采用釉中色彩装饰,不仅可以保障瓷器散发出通透自然的光泽,还减少了重金属对人体的伤害,釉中色彩柔和的色泽还与当下人们追求自然、简朴的生活理念相吻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鲁瑜,胡B.论日用陶瓷产品造型的人性化设计[J].山东陶瓷,2010,33(2):44~46.

  [2]徐莹.浅谈日用陶瓷产品装饰的人性化设计[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6):170~170.

  [3]彭丹.浅析可持续设计对陶瓷产业的影响与作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7):15~18.

  [3]春花.“2012中国陶瓷低碳发展论坛暨绿色陶瓷推荐评选活动颁奖典礼”隆重举行[J].佛山陶瓷,2012(12):2.

  人类制造任何物品都需要材料,在产品设计中,材料是产品功能和形态的最基本的保证。关于材料的定义,泛指人类用以作为物品的原料,是一切自然物和人造物存在的基础。从新石器时代人类最早期有意识地利用石头制造工具开始,设计就与材料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设计是具有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双重功能的造型活动,材料是实现设计的基本条件。产品设计的发展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后,已经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内涵,体现出了强烈的民族化和个性语言以及文化含量。现代产品设计中可应用的材料种类和数量极其庞大,而陶瓷则是人类应用最早的材料之一。传统的陶瓷材料是以硅和铝的氧化物为主的硅酸盐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带动材料的更新,比如新近发展起来的特种陶瓷或称精细陶瓷,它的主要成分扩展至纯的氧化物、碳化物JN SPORTS、氮化物和硅化物等。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陶瓷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为我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在现代工业化生产时代,陶瓷以其特有的色泽、质感和内在品质,在现代产品设计中依旧担负着重要的角色使命。笔者就陶瓷材料在不同类别的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做了一些研究。

  陶瓷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使其先天地成为制作器皿的极佳的材料。人们在选购日用器皿的时候,无论是一套餐具,或是一把茶壶,又或是水培植物的花器,其选择标准往往是能否适合自己的文化品位、是否符合家居陈设或是自己的饮食习惯。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更,要适应时代要求,陶瓷器皿的设计就必须要摈弃传统的固有的造型规律和设计原则,符合现代设计美学特征。随着现代生活简约化、直观化和快节奏化的发展趋势,陶瓷器皿设计也已形成简练、大方、个性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传统陶瓷器皿一直扮演者生活用品的角色,现代陶瓷器皿则扩展了自身的艺术价值,成为独立的艺术创作活动JN SPORTS,并且更具艺术活力和广阔前景。CREEMY咖啡壶/茶壶,两用壶设计,很好的融合了东西方不同的饮食习惯。形态非常协调统一,使用方便。触感细腻、柔滑,厚度单薄,质地坚硬,是高品位的象征。

  20世纪初,伟大的设计先驱们就开始将新的形态和理念运用于现代家具的设计中,简洁实用、价格合理成了现代家具设计的新的主张。现代家具设计的发展正呈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新材料的不断开发利用让设计师们创造出更丰富多样的现代家具作品。陶瓷,以其天然、淳朴的特性,和承载的身 后的文化内涵,在家具设计领域里绽放着独特的色彩。现代陶瓷家具是陶瓷艺术在家具设计中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在满足现代人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契合了现代人的审美观。陶瓷材料不仅能拓展家具的功能,突破常规的形态设计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现代社会人们对精神的追求,演绎成一种文化或某种情感特征的象征,这使得陶瓷家具的审美层次由最初的单一形式美向多层次化发展,使陶瓷材料可以完全和玻璃、木材、石材、金属等不同材料搭配使用,这更开拓了现代陶瓷家具的发展未来。

  现代生活中,舒适、完美的卫生间成为了现代家居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沐浴环境已然成为重要的生活空间。陶瓷卫浴产品的功能形态风格悄然折射出现代人的生活态度。陶瓷材料与卫浴产品的结合是最为成功的。陶瓷的洁净白亮的釉面效果,极大满足了卫生间的功能性,这是陶瓷材料的先天优势。在现代设计师不断创新的实践中,或复古的,或个性的,或民族特点的,多种风格的陶瓷卫浴产品层出不穷。新型陶瓷材料,如抗菌陶瓷,在卫浴产品中得到运用,其使用过程中能有效杀死致病细菌,能达到健康环保、净化空气的作用。“书签”马桶,一款可以“私人定制”的卫浴产品,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有一扇属于自己的专用坐便器,这种有趣的设计既满足了使用者的卫生需求,又能符合使用者的心理健康需求。

  设计师沙利文所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指导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世界设计的方向。时至今日,我们的设计原则早已发生了巨大改变,取而代之的是“形式与功能必须共同以实现人们的梦想为目标”。正如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的转变是一个由高工作强度、低梦想的世界到一个把工作当作一种手段来不断创造各种梦想和期望的世界。在满足了物质方面需求后,人们需要用设计来满足梦想。交互设计作为新兴的设计理念与日用陶瓷设计的结合将为人们实现梦想的目标提供合理的设计指导。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使用瓷器的国家,英文“china”就包含了瓷器和中国的双重含义。而日用瓷则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且使用频率最高的陶瓷制品。主要指陶瓷的餐饮类容器,包括餐具、茶具、咖啡具、酒具、冷水具、冰箱用具、烤箱用具厨房用具及微波炉用具等等,此外还包括与上述用具搭配使用的烟具、烛台、花器和筷子架等杂品。虽然我国是日用陶瓷的生产大国(总产量约占全球的60%),但从总体水平上与国外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日用陶瓷作为一种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形式,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更要满足以人为中心的包括自然、文化和审美等更深层面的需求。而我国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正是在后者有诸多欠缺。

  交互设计作为一个正式的设计研究方向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的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它是关于设计、评价和实现供人们使用的交互式计算机系统,且对这些方面主要现象进行研究的科学。而作为真正一门独立学科的交互设计则诞生于1984年由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创始人比尔・莫格里奇(Bill Moggridge)举办的首场交互设计研习发表会,交互设计(Interaction Design)一词随之正式定名。交互设计亦由狭义的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延伸到所有需要与人进行信息交互的产品层面。这里的“机”不再是计算机,而是需要通过人机交互来实现其预定功能的更广义的工业产品。

  结合了交互设计思想的日用陶瓷产品设计所思考的内容绝不局限于简单的功能层面的考量,而是以用户为中心的多元化的、系统化的分析。日用陶瓷产品的交互设计实质上也是一种系统设计,包括了可用性(usability)、实用性(utility)、满足感(satisfaction)和对话功能(communicative quality)。成功的日用陶瓷产品不仅要满足可用性及实用性需求,更应考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精神层面的满足感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对话功能,其组成元素包括:用户(People)、场景(Context)、产品(Product)、行为(Activity),简称为PACP。由此,我们以系统论的观点贯穿整个陶瓷产品设计,在这个设计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和要素彼此紧密相联系。具体到日用瓷设计则是针对以人(P)为中心的特定目标,通过在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新语言指导下的产品(P),支持用户(P)在不同的使用场景(C)下所采取行为(A)的交互过程。在下一章节,我们将探讨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的新语言。

  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领域的研究尚未有成熟的语言度量、分类机制,在此将日用陶瓷产品与交互设计相结合的新语言度量分为3D和4D两大类。

  所谓3D是指人与陶瓷产品交互时设计所表达的基本信息,包括使用功能的表达及感官感受,如茶壶上的把手、盖纽给了使用者握持及提拿的功能信息;花器底座大,顶尖小,人们很自然会认为它该是正着放置。当设计师将这些语言注入后,使用者将很容易的理解它要传递的是什么样的动作指令并得到正确的功能反馈。2012德国红点概念奖获奖作品Bevel Cup的设计师在把手处的功能设计指导了使用者与产品的交互。

  4D是指人与产品在交互时得到的隐性层面的信息反馈。日用陶瓷产品在表达其的功能性目的外,还要透过其语义特征来传达产品仅凭感观层面所难以阐述的深层次内涵,体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正如绘画作品可以让消费者联想到作品背后包含的故事,成功的陶瓷产品往往有着感观层面所难以阐述的意涵。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认为,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求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如图2,徽派印象笔架的设计融入了徽派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粉墙黛瓦、高脊飞檐的马头墙,体现了徽派建筑代表的特定时代所拥有文化内涵。

  我们设计的交互系统,都具有隐形及显性的含义。一个设计可能很清晰地传达出它的用途与使用方式,但它的美学特质和情感表达所陈述的则是另一回事。即使是设计一个简单的陶瓷茶壶,设计师所思考也不仅是其作为容器的单一功能,还包括了他的外形、质感、所发出的声音以及产品所包含的自然、文化和情感内涵。交互设计方法在日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具体体现为设计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显性信息及隐性信息)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换与互动关系。

  人的感官是与产品产生直接互动的主要渠道,作为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在美学的显性层面即用户感官层面的应用,包括视觉、触觉及听觉三类。

  使用者与产品的互动首先是从视觉层面开始的,当代美国视觉艺术心理学家布鲁默(Carolyn Bloomer)说:“色彩唤起各种情绪,表达感情,甚至影响我们正常的生理感受。”在这里,视觉感受是指产品的形态、色彩和质感通过人的视觉直接的传达给使用者。如图3,日本设计师miyama的酱油碗设计,通过视觉层面的色彩变化不仅美观还可以测量液体容量,方便调味配比。

  触觉层面是陶瓷的材质及质感给人的触觉体验。人与陶瓷产品之间的接触与互动主要强调手的活动,但也包括用户与产品之间其他的生理接触。这些互动的过程必须能够加强人们使用产品的体验。以餐具为例,它的视觉层面信息作为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了是否购买的意向,但这并不能决定他们今后是否乐于使用它。因此选择餐具,触觉的感受非常重要,当你拿起它时,握着碗、汤匙的感觉、重量以及在手中的平衡感,甚至当它接触到嘴唇时,将食物倾入口内的感受都是关键。如3,碗的曲线贴合了,人的手掌,在触觉层面与使用者产生良好的交互。

  听觉层面着重强调的是使用者的听觉感受,它与视觉感受完全不同。我们看到的影像,是光线照射在某项物品上再折射出来的效果,而光的吸收与折射又反映出色彩与质感的差异,所以视觉可以让我们依据所看到的东西解读出一些信息。但声音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物件的振动产生的,物品的材质及让它振动的作用力都会影响声音,它带给人的环境信息却比视觉少了许多。当听到一件物品碰撞另一件物品的声音时,脑中会浮现一个相对应的视觉画面以及与画面相关的情绪性信息。如图5的陶瓷铃铛,使用者通过施加动作与产品的不同音质产生交互。图6,意大利事务所en&is为iPhone设计的陶瓷扩音器拥有特殊的交互体验。

  情感因素作为交互设计在日用陶瓷产品中更高层级的应用界定了这种交互体验的核心内容,使产品帮助使用者构建出一个可供幻想的空间。它包含日用陶瓷产品与历史文化、自然以及人类情感的交互。历史与文化是人类发展过程中贯穿始终的主线,它们所蕴涵的象征性与延续性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如图7的茶壶设计在盖钮处的匠心独运带给使用者禅境简约的美感和宁静。

  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所处的自然环境总是紧密相连的,无论是中国古代文人的“纵情于山水”还是西方19世纪的自然主义画派无不体现出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渴望,而这种近乎本能的渴望正是人与自然进行交互的原动力。在日用陶瓷产品中注入自然的元素,勾起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也是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中隐性部分的具体表现。如笔者设计的陶瓷茶具灵感源自于孟浩然的诗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见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与陶瓷产品的交互设计理念不谋而合。

  在日用陶瓷产品交互设计的应用中,故事的叙述方式是一个联系人类情感与产品的极佳方式。美国普拉特学院布鲁斯・汉纳曾指出,“设计师都是说故事的人,设计师叙述的故事是由设计品带出的行为,设计由某种角度而言是故事的产出物。”使用故事性的设计方法,可以使人想象产品的使用情境,说出产品的故事,赋予产品个性,满足消费者的感情需求。芬兰Arabia公司设计并生产的故事鸟壶所讲述的故事构筑起使用者与产品在情感层面的交互。

Copyright © 2012-2018 江南体育官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桂ICP备2022009349号

搜索